![]() |
- 品牌:-
- 产地:-
- 型号:-
- 货号:-
- 发布日期: 2023-09-12
- 更新日期: 2025-09-18
产地 | - |
品牌 | - |
保存条件 | - |
货号 | - |
用途 | - |
应用范围 | - |
抗原来源 | - |
保质期 | - |
抗体名 | - |
是否单克隆 | |
克隆性 | |
靶点 | - |
适应物种 | - |
形态 | - |
宿主 | - |
标记物 | - |
包装规格 | - |
亚型 | - |
标识物 | - |
浓度 | -% |
免疫原 | - |
是否进口 |
BST2抗体(又称为Tetherin抗体或CD317抗体)是一种特异性结合于BST2(或称Tetherin)蛋白的免疫分子。BST2是一种跨膜蛋白,广泛分布于多种细胞类型中,尤其是免疫细胞、内皮细胞等。它在细胞内外的多个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,因此,针对BST2的抗体在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,尤其是在细胞生物学、病毒学及免疫学等领域。
本文将介绍BST2抗体的基本特性、来源、应用领域以及研究中的作用。
1. BST2概述
BST2(Bone marrow stromal antigen 2,骨髓基质抗原2)是一个跨膜糖蛋白,主要在免疫细胞中表达,如树突状细胞、巨噬细胞和B细胞等。它的一个显著功能是限制病毒粒子的释放,特别是对一些逆转录病毒的阻止作用。BST2通过物理性地将病毒粒子与细胞膜连接起来,从而防止病毒的脱落并抑制其扩散。
BST2蛋白的特性和功能使其成为免疫学和病毒学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,尤其在研究细胞与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时,BST2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
2. BST2抗体的基本特性
BST2抗体是能够特异性结合BST2蛋白的免疫分子。它们可以识别和结合BST2蛋白的特定表位,从而用于各种研究和检测技术。
-
化学性质:BST2抗体通常为IgG类型抗体,是由(或通过人工合成)产生的蛋白质分子,能够识别并与BST2蛋白特定区域结合。
-
来源:BST2抗体一般是通过免疫动物(如小鼠、兔子等)产生的,或者通过重组技术人工合成的。不同来源的抗体可能在亲和力和特异性上有所不同。
-
纯度与规格:BST2抗体的纯度通常较高,且根据需求有多种形式,如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。单克隆抗体一般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一致性,而多克隆抗体在检测多种表位时具有一定优势。
3. BST2抗体的来源与生产
BST2抗体通常通过免疫动物(如小鼠、兔子等)产生。其生产过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:
-
免疫接种:将BST2蛋白或其特定表位注入免疫动物体内,刺激动物的产生针对该蛋白的抗体。
-
筛选与鉴定:从动物体内采集血液,筛选出具有高亲和力和特异性的抗体,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纯化和鉴定。
-
克隆化与表达:对于单克隆抗体,可以通过杂交瘤技术将抗体基因克隆并在细胞中表达,从而大规模生产。
-
纯化与包装:经过纯化的BST2抗体通常会被制备成适合实验室使用的液体或冻干形式